大学生创业网讯
像很多的传奇人物传记一样,张建贵的故事也是以困难的童年作为开头的。
就读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建贵,专业是工商管理,他从当初缺乏经验、缺乏人脉、缺乏资本的“小白”,到现今拥有水吧、快餐食品店和培训学校多项经营、年收入300万元的“校园达人”,经媒体报道后,张建贵在重庆各大高校人气飙升。“校园创业达人”、“励志哥”……各种头衔纷至沓来。
今年和前几年一样,同样被贴上了“史上最难就业年”的标签,以至于说到就业总让毕业生感叹“人艰不拆”。然而,像张建贵这样不愿去挤就业独木桥的学生,成为众多学子艳羡的对象。
校园创业应该怎么创?作为亲历者,10月18日,张建贵向记者亲述他的创业经历和故事,记者总结了最核心的七条干货:苦难的“钉子思维”、遍处觅食的嗅觉、时刻为自己创造逆境、“义务猎头”拉来的朋友圈、囊中仅有68元钱仍在坚持、名人传记是最好的老师、校园刮起的“募捐风暴”,现分享之,请诸位自行思考。
干货一:苦难中的“钉子思维”
作为一位来自贵州遵义“犄角旮旯”的张建贵,父母长期以农为生,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。从小过惯了穷日子,吃过不少苦。
小学时,每天他要跟二哥往返6个小时,走上好几十里的山路去上学。因家里穷,屡次因交不起学费,被赶出教室,甚至家里有时连饭都吃不上,揭不开锅。
没雨伞的孩子只能奔跑,小时的困难日子让他炼就了一种独特的“钉子思维”的赚钱之道。“在合法的前提下,我就如同一根钉子,哪里有能赚钱的空,就往哪里钻。”张建贵告诉记者,他比同龄人更渴望赚钱,更渴望成功。
五年级时,小建贵开始和同学批发冰棍、雪糕等冷饮到他们的小镇上卖。“每一根冰棍进价一毛钱,卖三毛钱,每根雪糕进价三毛钱,卖五毛钱。”他回忆那段经历说,从家到镇上每天往返要走4小时的山路,但意识到“自己能赚钱了”很开心,“小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”。
他从小学就开始近视,上课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,一直想买一副眼镜,但因为家庭拮据,父母答应他“说好了的眼镜”一直悬而未决。终于等到初二的时候,张建贵答应替舅舅带一个星期的表妹。结束时,舅舅给了他300元钱。钱一到手,他就径直走向眼镜店,为自己添置了一副眼镜,以至于好几天都处于“自嗨”状态。
当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西南大学。入校前的暑假,张建贵在老家遵义培训学校做兼职赚了4000元。8月,他带着这笔4000元的学费孑然一身来到学校。
请先加:华夏秋美【大学生①兼职+②创业+③实习+④就业+⑤培训包过拿证+⑥国家助学贷款+⑦校园产品货源+⑧加盟+⑨其它校园服务】---超级大客服(微信号):wjh18765850728
服务地址: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化纤厂路中段16号鑫诚苑2-2-701室
服务热线: 0531-88901586 15605414980 18765850728(微信同号)
服务Q Q: 【客服一537211818】【客服二537200818】【客服三537202088】
服务网址:【www.huaxiaqiumei.com】【华夏秋美官方网站】
联 系 人: 武主任 张老师
孟老师 陈老师 刘经理 朱经理
桂经理 杜经理